美國時間2月23日,艾爾弗?斯隆基金會 (The Alfred P. Sloan Foundation) 公布了2016年斯隆研究獎 (Sloan Research Fellowships),共有17位華人獲此殊榮。必贏官網2007年畢業生彭健校友榜上有名,是計算與分子生物學領域的唯一獲獎者。
彭健,男,湖北宜昌人,1983年2月出生,2001年至2007年本科和碩士階段均就讀于必贏官網,碩士研究生階段導師為毋國慶教授。
他在研究生畢業后赴美國芝加哥大學豐田科技學院深造,獲得計算機博士學位,隨后在麻省理工學院數學系做訪問學者和博士后研究。現為伊利諾伊大學香檳分校計算機科學系的助理教授。該大學計算機科學專業在全美排名第五。
彭健目前擔任國際期刊PNAS(美國科學院院報)、IEEE/ACM Transactions on Computational Biology and Bioinformatics(IEEE和ACM交易計算生物學和生物信息學)的審稿人,是多個重要國際學術會議的程序委員會委員,至少做了6個比較大的科研項目;研究成果主要發表在機器學習和計算生物學的頂級會議上,包括ICML(國際機器學習大會)、NIPS(神經信息處理系統進展大會)、UAI(人工智能不確定性學會)等,以及學術期刊Nature Biotech(《自然生物技術》)、Science(《科學》)、Cell(《細胞》)等。他還是微軟研究院2010-2012年PhD研究員,曾獲CROI 2011青年學者獎。
斯隆研究獎由斯隆基金會自1955年起每年頒發,獎勵那些在職業生涯早期的杰出年輕學者。每位獲獎者將獲得5萬美元的獎金。該獎又被稱為美國的杰出年輕教授獎。該獎雖然獎金不多,但含金量很高。自1995年設獎以來,獲獎者中共產出了43位諾貝爾獲獎者、16位菲爾茨獎獲獎者。
彭健本科階段住在校外的宏博公寓,但地理距離并沒有阻止他風雨無阻的到校內圖書館實驗室里啃書編程序。讀大二時。他和本院張文、數學院同學鄒競宇組了一個叫Nova的隊,三人各有所長珠聯璧合,代表武大參加國際大學生程序設計競賽(ACM/ICPC)首獲銀牌,創下了武大參賽歷史上的第一次輝煌。而彭健升入高年級退隱后,繼續為武大戰隊做助理教練和技術顧問。從他們起,武大代表隊漸成氣候,每年都獲金獎,多次參加全球總決賽,已成為老牌贏家。他們的故事早已經成為437bwin必贏國際官網ACM集訓隊的傳奇!
ACM集訓隊教練董文永教授說“彭健把ACM集訓隊的看家算法發揚光大了,應用到了生物信息學領域,寫了很多很好的文章,他獲此殊榮,我們都很高興。”
在彭健的碩士生導師毋國慶教授看來,彭健能取得這么好的學術成績,也是有跡可循的。一是他踏實而聰明,計算機理論知識扎實且數學功底好;二是他的研究興趣集中在計算生物學和機器學習,面對龐大的基因數據集以及系統生物學和分子生物學中的數據集,開發高效的算法,對此進行分析處理整合,“這是一個跨學科研究方向,前沿而熱門?!钡趧傔M入研究生階段時也因癡迷于計算機基礎理論和數學,而輕視了應用。當時曾被導師當頭棒喝“必須動手”,安排進項目組做應用型課題。后來項目高分通過驗收,彭健收到的反饋也很棒,自此get到人生和學術新技能,為后來成功申請芝加哥大學豐田科技學院埋下伏筆。
2015年5月,彭健應邀回學院作了一場學術報告。報告后,有同學對他的研究內容感興趣,彭健爽快地把源碼拷給了他。復雜的源碼就像農人苦心培植的瓜果,其中辛勞自不必說。有同學向他請教自然語言處理方面的問題,“我們找個房間聊一聊?!迸斫⊙埖溃谑菍W弟和學長單獨聊了很久。
“師兄給人的最大印象是謙虛?!痹谂斫〉膶W弟程銘看來,若跟彭健聊家常,他話并不多;但談到學術問題時,師兄會變得雙目灼灼口若懸河?!皫熜值牧硪粋€特點是做事有計劃,有規律。”程銘的同學補充道。
每天固定時間進實驗室、指導學生、陪家人、鍛煉……這個嚴謹的“生物鐘”看似很難日日堅持,卻是許多成就卓著的人相同的特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