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感受荊楚文化魅力,以史為鑒,知古鑒今,437bwin必贏國際官網組織2022級計算機科學與技術卓越工程師班前往湖北省博物館開展特色研學活動,班級導師龔奕利陪同。

湖北省博物館籌建于1953年,是全國八家中央地方共建國家級博物館之一、國家一級博物館、出土木漆器保護國家文物局重點科研基地、國家AAAA級旅游景區,也是湖北省規模最大、藏品最為豐富、科研實力最強的國家級綜合性博物館。

走進博物館,同學們首先來到了位于一樓的曾侯乙展廳。曾侯乙是戰國早期曾國的君主,整個曾侯乙展廳共分一樓和二樓兩個部分,所展文物均是從曾侯乙的墓葬中出土的,主要包括了兵器、禮器和樂器。展廳正中央就是湖北省博物館的鎮館之寶曾侯乙編鐘,同學們參觀的同時也對于這些文物精美的外觀,鑄造的工藝以及保存完好程度之高感到十分震撼。


位于二樓的越王勾踐劍展廳中介紹了越王勾踐劍的出土過程,劍主人的確定過程,鍛造工藝等等,同學們驚嘆于這把劍的鋒利與精美的同時,也對這一段歷史有了更深的了解。
參觀過程中,班級導師龔奕利老師向同學們提問“古代的‘禁’是一種什么樣的文物,具備怎樣的功用?”同學們都積極回答,通過向同學提問的方式引導同學們對歷史以及文物進行更深入的了解。


隨后,同學們依次參觀了曾世家展廳、楚國八百年展廳、梁莊王珍藏展廳等等。通過參觀文物,觀看展廳中的視頻講解等等,同學們不僅拓寬了自己的知識面,也感受到了荊楚文化的魅力,感受到中國傳統文化的魅力。






習近平總書記說過:“中華民族創造了源遠流長、博大精深的中華文化,中華文化是中華民族創造的精神財富,反映了中華民族強大的文化創造力。”作為新時代中國青年,我們刻苦學習,奮發圖強的同時也不能忘記弘揚傳統文化的責任。以史為鑒,知古鑒今,通過本次參觀,同學們紛紛表示要為弘揚中華民族優秀傳統文化,堅定社會主義文化自信貢獻出自己的一份力量。
同學感想:
彭思浩:這次去湖北省博物館,我主要欣賞了四大鎮館之寶:曾侯乙編鐘,越王勾踐劍,鄖縣人頭骨和元青花四愛圖梅瓶。最令我印象深刻的是曾侯乙編鐘,它只安安靜靜地擺放在展位,我就好像已經聽到了春秋戰國年間的鐘磬之音拂拂入耳,更何況它不僅是一套古樸的禮樂重器,更代表著中國先秦禮樂文明與青銅器鑄造技術的最高成就。它是中國先秦社會的文化符號,是中國青銅時代巔峰的藝術精品,更是人類歷史文化寶庫中的珍貴遺產。總而言之,這是一次完美的經歷,讓我體會到了荊楚大地深厚的文化底蘊,感受到了中華傳統文化的魅力
陳震雄:這次參觀完湖北省博,我再一次被中國傳統文化的源遠流長所打動。這一次,給我印象比較深的是浪漫而富有詩意的青花四愛圖梅瓶和康熙款青花十二月令花杯,還有那一套氣勢恢宏的曾侯乙編鐘。其中青花四愛圖梅瓶最為打動我。它足部飾仰覆蓮紋;三層紋樣以卷草紋、錦帶紋為界;白釉泛青,色彩青翠艷麗,我頭一次為一件瓷器所著迷。以前從來沒想到過尚武的元代竟也有如此美輪美奐的瓷器,不愧為湖北省博物館鎮館之寶。
汪曉陽:此次參觀湖北省博物館,我印象深刻的有曾侯乙墓,越王勾踐劍,尤其是越王勾踐劍,歷經千古鋒芒依舊,劍雖玲瓏但肅殺之氣仍然顯現,在經過博物館的詳細介紹后,對此劍的工藝也有所了解,更覺驚嘆,劍的尾部小小的一圓盤上卻有著13圈紋路。做到如此精細的工藝,“工匠精神”得以極致體現。這種精神值得我們學習傳承。